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除以汽油、柴油机、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发动机燃料的车辆外的所有其余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油电混合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
简单来说,新能源汽车只是依靠电磁能来推动车辆。它需要使用专用的充电桩或专用的充电场所进行充电才可以行驶。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汽车公司。具有结构紧凑、维护项目少、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主要缺点是续航里程和续航时间短,环境温度对电池电量影响较大,充电便利性不好。由于电磁能源的来源是普遍的,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更清洁的电磁能源,因此纯电动汽车是最终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
杂交种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装置,且本申请中的一个或多个动力装置提供部分或全部驱动力的车辆。动力装置一般采用汽油机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可在纯电动模式、纯油模式和油电混合模式三种状态下行驶。
杂交种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可分为传统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01.通常为油电混合动力
通常,混合动力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依靠汽车发动机来驱动。只有当车辆启动或高速行驶时,才由电机驱动。当遇到斜坡或急加速时,发动机电机一起驱动汽车。它在汽车行驶时利用发动机不必要的输出功率为电池充电,因此这样的汽车不需要外部电源。但它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很短,通常不会超过5公里。典型的例子是丰田卡罗拉等混合动力车型。这类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本质上是燃油汽车,只是让汽油发动机更多地工作在高效率区。
通常是油电混合动力
02.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与一般油电混合动力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多了一个插电端口,可以通过外接电池进行充电。而且电池电量也更大,纯电动续航里程更长。这些车型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荐的车型,可以享受巨额补贴,并且不受限行和牌照限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比亚迪新能源系统的列车模型。他在纯电的情况下非常环保节能,但是在纯油的情况下油耗也很大。有些人钻了空子,钻了国家新政策的空子。购买此类新能源汽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牌照。日常使用时只能充油但不能充电。它本身就是一辆纯汽油车。
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03.增程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增程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当电池电量充足时,使用纯电动汽车行驶,当电量不足时,启动车内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组给动力电池充电,电动汽车的动力工程电机运行(即增程策略)。无论如何,增程无法立即由柴油机驱动,只能由电动机驱动。但它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续航里程很长,一般在100公里以上,最长可达300公里左右。
增程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04.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车辆。与传统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相比,太阳能汽车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是指在车辆上安装一整套能够消化吸收太阳能的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磁能来驱动车辆。
太阳能汽车
它是一种非常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但其技术相对复杂,距离实用化还很远。现在只是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十大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
1、总体市场: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出于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少,市场的作用力很小。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型市场转型,市场的作用力将明显提升。
2、市场结构: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购车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高级别车型和低级别车型占比较大,适合主流家用的A级车占比很低。
3、产业格局: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角逐的时代,多元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公司加快进入我国的步伐,新一代电动化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凭借传统燃油车树立的品牌优势,跨国汽车公司对自主品牌的冲击将日益明显。
4、产业融合: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态向智能座舱发展,基于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不断优化。车辆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加速普及,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率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能跑多久?
电动汽车充一次电,正常行驶跑五六个小时不成问题,因为车本身有发电系统,会为电池供电的,这个主要看电池容量和品牌,一般100到700公里不等。
另外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还跟电池的衰减程度、环境、驾驶习惯等都有关系。但新能源汽车因为电池的局限性,如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等,一般都适合在市区代步使用,不适合长途出行。 ? ?
未来3~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10个重点趋势
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
全球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
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
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
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即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
例超过10%,预计到2025年会突破30%。美国、欧洲等的渗透
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
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如中国以纯电为
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
2. 中国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
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为900万
~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
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当前的保有量、
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难以想象。以动力电池为例,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
3 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进入
电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车。
因此,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将成
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点,并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碳减排、改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作用。
4 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
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
竞争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特
别是外资品牌车型。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
入新车型、新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
与过去10多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未来市场竞争将
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阶段。过去靠补贴成长起来、缺乏竞争力的
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极大挑战,一些产能会加速退出,
一些品牌会销声匿迹。
5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
过去10年,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题是电动化。下一阶段
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
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
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竞争焦点。反过来看,
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地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
技术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平台。因此,在电动化基础
上会加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上将正式合体。
6 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实现实质性协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能源侧变革将让电动汽车
用上可再生能源,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新能源
汽车可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
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
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
色化,从小范围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
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实现实质性协同。
7.供应链成为汽车企业的发展瓶颈和重要竞争力
低碳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全球碳中和愿
景下,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都高度关注供应链的变革,供
应链如何实现绿色化、低碳化或者净零排放是企业必须解决
的问题。大型汽车企业碳中和的时间表大多定于2035年或
2040年前,届时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净零排放。这意味着,
不仅是整车制造环节,从上游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到物流运输
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智能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二个挑战,特别是芯片。2021
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供应短缺减产约1000万辆,中国平
均减产20%。
供应链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要迈过的一道关键门槛。
供应链是全球化的,企业除了受自身战略影响,还会受到国际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疫情、大国贸易纠纷、技术竞争、
海运等,都会影响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格局变化。
8.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节奏会明显加快
汽车产品全栈式电动化大幕拉开
市场的爆发会激发新一轮汽车技术创新浪潮。过去,困
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补贴退出后,
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竞争的核心要素。如今,
技术的进步使新能源汽车基本具备与同级燃油车竞争的
经济优势,真正迎来行业期待的拐点。
由于经济性优势,高端品牌电动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蔚来汽车已进入同价位宝马、奔驰的市场。在A0级市
场,尤其是5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市场,电动汽车的性
价比也超过了燃油车。得益于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的
进步,“最便宜的车”和“最贵的车”这两端电动化优
势已经非常明显。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重点将集中在
20万元左右的“中间”市场,并逐渐形成新的优势。
9.电动化带动商业模式快速创新
新能源汽车进入真正的市场化阶段后,将带动大量商
业模式快速创新,例如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换电模式、
电池银行模式等。
10.基础设施配套逐步补齐并衍生三网融
合新业态
燃油车时代的基础设施只有加油站、加气站,汽车电
动化的发展将使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发生重大变化。充
电、换电、快充、慢充、电池的移动补电、加氢等,
将构成融合的基础设施。这将是未来电动化发展的重
大亮点,也是行业投资的热点。
标签: [db: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