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旅馆人生(96号公路:人生如逆旅)
每个人都在策划一场盛大的逃离。
或许你早已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无趣生活,畅想着远方那无尽的山脉和高悬的苍云;又或许你早就疲于参加各种应酬,不愿在人前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困于樊笼里的你想要做回最真实的自己,踏上一个人追寻自由的旅途
现代社会“快生活”的节奏,似乎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焦虑,让我们感到一旦停下脚步,就会落后于这个群体;也让我们感到更加“不自由”:一个人被裹挟于群体的洪流之中,变得趋同而平庸,变得碌碌无为;
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寻那诗和远方,成为了当代人的一种“奢侈”。
而李子柒“归园田居”生活的爆红,其实也是人们内心“复得返自然”渴求的一种映射吧。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游戏《96号公路》,就与前文所提到的美好理想所呼应:它是一场奔向自由、逃离囚笼的烂漫旅程。
一、公路上的放逐与真我
人们常常将人生比作一条道路,而我们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在游戏《96号公路》里,这个比喻显得再恰当不过了:该游戏以美国洲际公路为原型,它的故事情节全部发生在公路,或者是公路旁富有美国特色的“汽车旅馆”、加油站和汉堡店等场景当中。
而玩家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个厌倦了自己生存环境的青少年;他们计划着逃离这个腐朽衰败的地方,朝着戒备森严的“边境墙”出发,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然而,这趟旅程注定不是平凡的:你会结识性格各异的行人,也会遭遇跌宕起伏的事件;你可能会在路的终点拥抱久违的自由,又或者是默悄无声息地倒在那川流不息的道路上
不过,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段心灵的历练,都是一段歌颂人们追寻自由勇气的烂漫篇章。
《96号公路》的灵感来源是诞生于美国60年代的“公路电影”,游戏的英文官方页面也写道:游戏的灵感来源于真实的故事,以及昆汀?塔伦蒂诺、科恩兄弟和奉俊昊的电影。
(游戏官方网站的介绍)
早期的公路电影,吸取了古代冒险传说故事如《奥德赛》的精神内核,赞美人类勇于超越自我、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侧重的是“人类”这一个群体。不过,在公路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它对于人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探讨,与美国文学“垮掉的一代”,以及他们笃信的自由主义理念不谋而合,于是新兴的公路电影多以展现个人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展现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的历程为主。
(美国的州际公路)
无论是探索未知前路的勇气,还是个人追寻自我的成长历程,在游戏《96号公路》里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真我、自由与勇气,是这款以剧情为主的游戏的核心精神所在。
二、一条路和八个人的故事
游戏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佩特里亚”的国家,以现实世界中美国为原型的它风景秀丽、土地广阔,但是却在其当权者“泰拉克”的统治下变得腐朽和衰败,民众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于是,厌倦了政客们虚伪面孔的人们,特别是反叛精神最为强烈的青少年;计划着逃到位于佩特里亚最北方的96号公路,跨过那里的边境墙,寻找真正的自由。
游戏的操作系统极为简便。作为一款第一人称的角色扮演游戏,玩家需要做的只是朝着边境出发,选择和游戏中NPC的对话,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并完成一系列简单的小游戏。
游戏的画面基调温馨唯美,手绘的卡通风格有一种介于2D和3D之间的独特美感。徜徉于美国西部荒原的“方山地貌”之中,你可以感受到那广袤大地的遒劲、孤寂与壮美。流动的清风、皓然的明月还有熠熠的星空,都是旅者们一路上最好的伙伴。
90年代,开着汽车在洲际公路上飞驰,打开收音机,聆听作为那个年代独特标志的“电子合成音乐”(Synthwave),是那个时候年轻人的一种独特享受。而游戏里收音机的存在,既可以让我们感受来自那些逝去岁月的曼妙宁静与安然闲适,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游戏中一个关键的线索——黑色旅。
(霓虹太阳、地平线、跑车和远处的城市,代表着synthwave的独特风格和人们对于那些黄金年代的美好回忆。)
虽然游戏的主题是“暴政之下寻找自由的道路”,但游戏的基调并不压抑低沉,也不热血澎湃,而是像充满了诙谐和温馨的“枕边故事”。特别是游戏里一些地道的中文翻译如“卧槽”、“衰b”,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最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对于人物的设定:玩家操控的主角是空白的,没有外观设定、没有语音台词;而游戏中的主要NPC,却都有着精致细致的刻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让玩家又爱又恨的“佐伊”)
他们都是“两面性”的角色:特别是“斯坦和米奇”、“桑亚”和“杰罗德”这几位亦正亦邪的人物。他们虽然作为普遍意义上的“反面角色”,却也有着温热的一面,让我们很难对他们产生厌恶之感。当然,还有那位“大义灭亲”的反叛女孩“佐伊”,不过因为玩家每次遇到她,都会遭遇各种麻烦,所以老玩家都会给新玩家们一句忠告:“不要靠近佐伊,会变得不幸”。
三、重逢、离别和远方的家
游戏中,玩家与NPC的相遇是随机的,他们登场的顺序没有固定规律。而这就营造出一种“偶遇”的感觉:就好像我们是真正置身于一场公路旅行一样。有人说,踏上旅程不只是为了寻找自由,也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在路上感受与其他旅人相遇时的惊喜,和离别时的不舍,也是公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公路电影”这一个话题上,《96号公路》和公路电影的联系,可不局限于“路”这一个要素上。首先,游戏里“斯坦和米奇”这对傻乎乎的亡命兄弟,骑着机车在洲际公路上飞驰的设定,很大程度上就借鉴了公路电影的鼻祖之一《逍遥骑士》。
游戏中另外一个让玩家感到不寒而栗的角色“杰罗德”,则是“暴力美学电影大师”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角色。连环杀手和亡命追逐之类的戏码,构成了公路电影中让观众们“肾上腺素飙升”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同样亡命天涯的兄弟们)
在这里,笔者要特别提一下《逍遥骑士》和《末路狂花》这两部公路电影。因为笔者认为,它们和《96号公路》中“奔向自由”这一个核心主题最为贴切,也最为刻骨铭心。就像前文提到的,公路电影里的自由和逃离,是美国“垮掉的一代”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抗和自我解放。
《96号公路》里,我们看到了女孩佐伊在面对暴政时的成长和寻找自我的过程,也看到了她最后倒在边境墙的枪声之中。我们看到了因为边境墙的山崩事件,而活在阴影中的约翰、桑亚和杰罗德,却也看到他们在旅途中,和过去的自己达成了一种和解,得到了释然。
而在《逍遥骑士》和《陌路狂花》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解脱和毁灭:前者是两位男青年对工业文明,对物质世界的反抗和逃离;后者则是两位女性反抗男性霸权主义,走出一成不变生活的勇敢“归途”。不过他们最后都在短暂的逃离和片刻的宁静后,走向了终点。
特别是《末路狂花》里,两位女性在面对警察的严密封锁之时,毅然踩下了油门,开着蓝色的雷鸟往悬崖冲了过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似奔赴美好的未来,实际上却是无奈之中的自我毁灭。不过她们在公路上留下的笑声和足迹,始终是那么的有感染力。
(看似飞向自由,实则迈向死亡)
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来96号公路,邂逅那久违的自由吧!
三个篇章带你读懂电影《云图》,响彻你我身旁的六重奏
近几年,“原生态家庭”似乎成了成年人为自己性格缺陷和失败生活解说的有效借口:我之所以婚姻失败那是因为我在单亲家庭长大,我的固执性格是遗传我爸,等等。我们一味的抱怨,从未想过,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健康长大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奢侈了。有人在父母都吸毒,居无定所的条件下用两年的时间考进哈佛,她叫莉丝默里,是最贫穷的哈佛女孩。1
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视力极差且患有精神分裂症,父母最后都死于艾滋病。如果不是书中承诺描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我甚至会怀疑这戏剧又悲惨的童年至少掺有一半的水分。然而,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的某些角落,的确有人仅仅是活下去就已经耗尽了全部。莉丝从高中就开始流浪街头,靠朋友接济和偷窃挨饿支撑生命。她可能思考过为什么要这么糟糕的活着,但因为贫穷,他们的思想受胃的控制,永远只能停留在今天、现在。不是没想过改变,莉丝未成年就想尽办法赚钱,想依靠有遗产的男朋友过上稳定的生活,但一次次的无家可归、一次次的借宿朋友家、一次次不得不埋藏内心真实的感受来争取一宿的安稳和一顿丰盛的晚餐,她终于明白,朋友是不会帮你付房租的,没有人会来拯救地狱里的自己。直到莉丝发现自己早已和同龄人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直到佩奇的建议和鼓励,莉丝终于决定重返高中,靠读书改变命运。
然而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背着笨重的书往返于不同朋友的家以获取片刻的睡眠,拼命选修课争取四年高中课程两年修完,还有需要靠自己挣的生活费:在我们眼中似乎每一件都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但莉丝默里用她对美好生活的欲望实现了,不仅实现了,还踏进了她曾梦里都不敢奢望的学府——哈佛大学,并越过千军万马争取到了可以支付昂贵学费的奖学金。
莉丝默里是个传奇,一个用两年时间改写命运的传奇。
2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习惯性的把“迷茫”挂在嘴边,当然这群年轻人也包括我。周末十二点才起床,还没下床就点了份外卖,等快递小哥的门铃响起才舍得离开被窝,边玩手机边吃饭,吃晚饭继续玩手机,大好的太阳也不愿意出去晒晒,因为懒得动因为怕晒黑,微信刷十遍微博翻到底,还有各种更新的综艺,爱豆的新资讯,放下手机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困、累、没劲、无聊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开始抱怨,唉,好迷茫啊。
没错,那就是我以前的生活,颓废得如同尸体般。等我开始爱上跑步读书后,完全不知道迷茫是什么。每天六点下班,算计着回家的时间,吃什么(开始跑步后就不再喜欢吃外卖),几点开始去跑步,跑多久,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累但快乐着。那时候我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听”只能让你知道有这么个道理存在,且是你能接受和认可的,但真正的理解还需要靠自己的经历和阅历。而经历和阅历是从改变开始的。看完书后我一直在计算,两年的时间,那是莉丝用来书写传奇人生的时间,除去每天四小时的睡眠时间,就算包含吃饭上厕所这种生活琐事甚至打工,也不超过1万5000个小时,说得更细致点,就算你正常作息,改头换面三年时间就绰绰有余了。别说美国和中国不一样,别说时代不一样,以今天科技之无所不能,埋藏再深的金子也能发光,别说阶层固化别说原生态家庭,你能糟糕过莉丝吗?所以,我们有什么资格迷茫,迷茫不过就是“闲到发慌”的委婉说法;有什么资格抱怨,以现代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配谈梦想!
3
看到莉丝终于决定重返校园并异常勤奋努力时,我纳闷,究竟是什么让她如此决绝放下过往勇往直前的?她以前的生活的确糟糕透了,但这么多年,她似乎早已习惯并接受自己的生活状态了,或者说对未来的要求莉丝从来只梦想安稳,毕竟改变时困难且艰辛的,还是不确定的。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大概是这么多年的流浪生活让莉丝明白,她在书中也多次提到:朋友是不会帮你付房租的,换句通俗的话,你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莉丝有很多特别亲近的朋友,可以共青春也可以共沧桑的朋友,直到她哈佛毕业事业有成,他们依旧亲近得像家人一样。他的朋友会为了她的晚餐和留宿问题同自己的父母抗议争吵,但没有人能从根本上解决她的流浪生活:他们会给与最大程度上的帮助,但莉丝始终是莉丝,流浪的莉丝。
和吸毒男友卡洛斯分手后,莉丝离开汽车旅馆从回朋友家,看着朋友学业爱情事事顺利,转过身想想落魄狼狈一无所有的自己,莉丝觉得自己像是从地狱里跑出来的鬼魂,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是她第一次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小时候,莉丝总是渴望能得到父母的爱,为此她能放弃继父家舒适的生活;长大后,她的渴望是安稳,有固定的住所有填饱肚子的食物,所以明知卡洛斯是瘾君子还是选择和他待在一起;终于,快要成年之际,她看到生活的美好——学业、爱情,她想要去争取,欲望无限的膨胀,直到佩奇给她重返校园的建议,那天,莉丝为了能到达下一所学校面试,用吃汉堡的钱买了车票。努力的程度大概是和欲望成正比的吧!电影中莉丝来到哈佛,那是比她想象中更美得不可思议的学府,莉丝在心里默念,为什么在这儿读书的不是像我这种人呢,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他们的出生吗?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落到社会底层,如果我更加努力呢?
在电影的结尾,当记者问莉丝她是如何做到的,莉丝回答道,我怎么能做不到呢,我父母教会了我可能。
介绍不一样的男女关系,《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的结局如何?
《云图》2013年上映,争议比较大。我看过最牛逼的评论就是某人兴致勃勃的带女朋友去电影院观摩了一次《云图》,当事人觉得片子很棒,看完后便和女友热切讨论该片,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女友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电影《云图》由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两波人指导,改编自大卫·米切尔同名小说。对于这样一个评论两级分化的影片,影评已经被大家写烂了,我也看过很多。
尽管制作组已经相当照顾到观众,但《云图》特定的全片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忠于原著小说的剧情信息量依然对第一次观影的观众造成了理解上的不友善。
无论如何,《云图》绝对是一部值得玩味的电影,先不谈它是否优秀,它在艺术层面上绝对表现出了巨大的野心。
和绝大多数观众一样,第一次看完此片也是一头雾水,但这也勾起了我的兴趣。近五年来,我在不同的情景下将这部电影看了九遍,我在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供看过此片的朋友一起探讨研读、也给没有看过此片的朋友以介绍。
我不会过多的提到剧情,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也尽量不给没看过的朋友剧透。
下面我将视角分成三个篇章来解构这部电影,下文中的截图画面都出自于171分钟的无剪切版本,有条件的我会标注影片截图时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故事层面上读懂《云图》其实只需要完成两个部分,第一是理解电影的叙事角度,第二是搞清楚六个故事中蕴含的联系。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解析《云图》,那么必须去发现影片中隐藏的细节与象征场景。
接下来,我先引证一下电影的叙事角度。
我们之所以“晕”《云图》,主要是因为里面有六个故事不断的插叙,这真不是导演要装逼,或者恶意要给你们开玩笑,是他不得不这样处理。
但这种叙事不利于我们的记忆和归总,下面我先画一张主要的故事三要素结构图,大家站在上帝视角先看一下。在下文中,我也将用字母来简称这六个故事。
看完这张图以后,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
第一:既然标注了时间顺时针旋转,最后一个故事为什么不是F而是S?
第二:S为什么在平行五边形的正中间?为什么不按时间延续在E的后面而变成一个六边形?
我的解释如下:
第一:“末日后的106个冬季”和其他五个时间点不一样,它游离于我们的认知时间之外,谁知道末日后的冬季是100年一次还是1000年?
第二:牧羊人扎克里的故事,其实才是《云图》的中心和归总。
第三:《云图》表面上是一部由六重故事插叙构成的电影,其实它并不是。
在做全面解释前,我补充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上图的ABCDES六个时间点也并不能涵盖电影出现的所有时间段,影片中其实全部存在有7个时间场景,第七个时间是导演没有给我们标注的。
那就是老年牧羊人扎克里后来跟随女先知前往地外星球的那个场景,他坐在篝火边给我们讲故事的那个时间点,没错,就是影片的开头和结尾。
云图到底用什么角度去叙事的?
这个问题恰恰隐藏在第七个时间段,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老年扎克里藏匿了本片最重要的一个秘密,为什么大家没有看懂叙事逻辑,是因为观众第一次把后面六个故事看完就根本想不到前面去了。
老扎克里开篇的几句台词看似废话连篇,其实反过来想我们就能明白它的意义,我给大家贴一段影片刚开始老扎克里的台词:
这段台词接下来的镜头就是故事A中的律师遇见了那个觊觎他财产的黑心医生。其实黑心医生就是故事A中的表面老乔治(恶魔),而故事A中的内在老乔治是当时的奴隶制度和男权社会。
后来的律师主人公在商船上救济了一名渴望自由的黑奴,尔后在黑心医生的毒害下被黑奴救了命。他返回美国后告诉自己不能再昧着良心参与奴隶贸易,他决定带上了妻子去东部参加当时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废奴运动。
A故事的最后对白非常精彩,坚持反对女婿和女儿的出走的老丈人理智的告诉他们:
律师和女儿的台词如下:
A故事的最终结局电影没有交待,但是我们都知道,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方奴隶主失败;1920年8月,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一直在争取着族群解放和女性权利。
《云图》ABCDES故事中是直接存在关联的,通过了物品和话语(后面我会讲到),而人物上的关联只有基佬物理学家的青年和老年同时出现在临近的故事B和C中。
只有在故事S中,扎克里的梦境直接出现了其他故事的碎片画面,就像他说的一样,这都是他的祖先,“千万种声音汇聚在一起.......与老乔治四目相对”。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对应的老乔治,我理解成无论人类历史怎样演变、科技怎么样更迭,人性的恶都会不断的轮回。
而故事S中的老乔治是扎克里自己,后来扎克里战胜了自我,和先知们一起逃往地外星球,所以故事S正是整幅《云图》的中心点和叙述的出发点。
让我们再回到影片开头老年扎克里的台词,影片开始于这个场景,也结束于这个场景。
叙事角度很简单,其实整个《云图》只是身处地外星球的老扎克里在与我们讲述人类祖先的故事。
他讲的是人类的历史:不断的反抗与颠覆、善良与邪恶的轮回交织、闪耀着光芒的云图六重奏。
《云图》向观众叙述了六个在时间、风格、事件上有着极大差异的故事,每一个都自成一体且非常精彩。那么这六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电影到底给出了我们何种信息?
我们如果尝试着把每一个故事的主题抽离出来进行整合就会得到下面这张图,我们不难看出些许端倪。
事实上,云图的六个故事享有相同的核心意涵,尽管主人公相处的时代大相径庭,但善与恶的交锋在每一个故事中不断地上演,这也是故事S中“老乔治”与“扎克里”的不断冲撞的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1849年的故事A中,人类奴役同类的拙劣行径在265年后的新首尔星美故事中依然上演,奴隶黑人和奴役克隆人,人类的历史好像又回到了原点,甚至后来引发了电影中没有描述具体起因的“末世”。
对于“末世”的描述,电影中只有S故事里女先知简单的一句:
可见,在《云图》的世界观中,“老乔治”这个来自人心的恶魔并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消失,真正能够消灭老乔治的,只有人类自己,而在故事的轮回中真正做到消灭老乔治而并改变世界的,只有扎克里。
要理解《云图》六重奏的故事联系,我们先来看一下E故事中克隆人星美451对人类发表的启示录,这篇启示录引发了反政府革命,在S故事中星美的形象更是被山谷人当做耶稣一样崇拜(虽然山谷人的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并错误理解了星美):
我在前面提到,《云图》的故事中呈现的直接关联是根据时间相近的两两相关。故事A中的律师在航海回旧金山的途中写下了《太平洋日记》,描述了自己的苦难与对爱人的思念,这本日记被故事B中的基佬作曲家拿到了损毁了一半的日记阅读。
故事B中的作曲家写给恋人的信后来在故事C中已是老年的物理学家(作曲家的恋人)被杀害后,女记者路易莎拿到了信阅读。
影片中还有一个场景是女记者路易莎在唱片店里听到故事B中的作曲家写作的《云图六重奏》,唱片店的店员说这份唱片全美可能只有几幅孤本,可她却坚定的对店员说:
故事C中女记者路易莎的黑人小孩邻居很喜欢读故事书,小孩后来将路易莎的事迹写作成了《半衰期》,这一书籍被故事D中的老编辑卡文迪许在火车上阅读。
故事D中的卡文迪许将自己逃离“震蛋屋”的经历编写成了《卡文迪许受难记》,后来被拍成电影。这一影片在故事E中被星美451看到。
E故事中的克隆人星美后来的启示录成为了S故事中牧羊人扎克里等人的《圣经》。她在山谷中被当做耶稣一样膜拜,可人们不知道崇拜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我画一张图直观得介绍《云图》六重奏故事的直接联系构成。
就像星美451说的一样,“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从生到死,我们与他人息息相关”。在《云图》六重奏的故事中,每一位主人公身上散发出的微弱光芒都通过机缘巧合传递给了后世,最终成为了老年扎克里心中的那副属于人类的光辉云图。
浩瀚的星空之所以无垠,必定是因为闪烁在夜空中的无数星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云图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善举,都有可能改变世界。
影片的结尾,身处外星的人类后代小女孩问扎克里爷爷。
拍摄《云图》时,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把影片分为了两拨人来导演拍摄,这两个团队互不干扰,号称除了演员之外不共用任何资源。
由于云图的六个故事本身就风格不一,我想导演这样的处理是没有给影片造成突兀的,也会还能加分。
《云图》的主要演员有汤姆·汉克斯 、哈利·贝瑞、雨果·维文、吉姆·布劳德本特、吉姆·斯特吉斯 、裴斗娜、凯斯·大卫 、本·威士肖 、詹姆斯·达西,前面几位都是耳熟能详的大神了。 (周迅跑龙套就不提了........)
这九位神仙演员在电影固定的拍摄档期内扮演了四十七个有台词的角色,相当于平均每位演员扮演六个角色,部分演员甚至出演了跨越性别、人种的角色,部分角色还是戏份很多的主角。
这个技法有可能是导演想让这个故事本身的“轮回”感更强,而这对演员的功力和服化团队的技术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不要忘了《云图》的故事时间跨度实在是太大,而这些人又都是专业演员,在同一个档期内很有可能还有其他的作品也在拍摄,完成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是我有点脸盲,我直到看第二次的时候才发现有点奇怪,第三次才完全发现其实这里面那么多角色都是那几个演员在演........这帮人玩的真嗨.......
《云图》获奖最多的项目必定是在剪辑上,剪辑团队控制了六个故事平行的开篇、发展、高潮、结局。可以想象,影片前期的文学剧本改编和分镜头剧本编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
影片中,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独白都串联在了其他故事中,《云图》多次采用声画错位,让六个故事的关联显得更加紧密,且并没有给叙事带来违和感。
我个人认为,《云图》在电影制作水准上已经达到了奥斯卡的门槛。但有可能是影片中的无神论价值观和若隐若现的东方古典哲学观让西方评论界不太买账,这部影片在西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云图》在风格上最大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没有英雄主义色彩,相比美国队长拯救世界,《云图》是一部属于平凡人物的温暖史诗。
下面我每一个故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大家会发现《云图》中的人物全部与他人联结在一起,他们或是受到帮助或是引发改变又或者以悲剧收场,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反英雄主义的一面。
故事A中的律师犹因·亚当被黑心医生古斯百般折磨,谋财害命。在太平洋远航途中他搭救了从奴隶庄园逃跑的黑奴奥图阿,最后被这位地位低贱的黑奴从医生手中所救,回到美国旧金山与妻子团聚。
故事B中的同性恋作曲家费罗比舍被父亲剥夺继承权、被社会歧视、被老作曲家威胁压榨嘲笑,在完成《云图六重奏》后为了爱与尊严选择了自杀。(这个基佬故事逢看必哭,特别是苏格兰纪念塔上这一段ㄒoㄒ)
女记者路易莎·雷继承父业做了记者,一直做小报消息的她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桩惊天阴谋。试图帮助路易莎爆料的老年物理学家和核能公司员工都被暗杀,记者也陷入了追杀。路易莎最后在老人的侄女和父亲友人帮助下曝光了一桩巨大的石油财团阴谋,路易莎最后对父亲举起了酒杯。
老编辑卡文迪许是片中典型的市井小人,他蹉跎一生,对爱情缺乏勇气对事业缺乏上进。在黑社会的逼债下求助于自己的富人弟弟,不料因为其和弟媳妇有染,怀恨在心的弟弟将卡文迪许骗入伪装成疗养院的监狱。尔后他伙同“疗养院”的一群被儿女遗弃的老人逃出升天,找回自己的初恋,写作《拉文迪许受难记》。
在基因工业发达的未来,人类分成了纯种人和克隆人,克隆人被当做奴隶使用。克隆人星美451被反抗军张海柱唤醒,她发现克隆人的“极乐归宿”其实就是杀死和回收,这一切都是骗局。觉醒后的星美前往卫星发射站向所有地外殖民地广播她的话语,造成了一场革命,但反抗计划随后失败,星美被当局政府处死。
在末世后的106个冬季,世上仅存的人类回归了原始状态,山谷中生活着信奉星美的温驯愚笨的牧羊人和科纳食人族。牧羊人扎克里被“老乔治”缠身,他目睹了妹夫和侄儿在森林中被食人族杀死,“老乔治”怂恿扎克里躲起来,苟且偷生。
在拥有末世前科技的女先知梅洛内到来后,“老乔治”又怂恿扎克里杀死女先知,后来扎克里得知先知们的家园也正在毁灭,他抵御住了“老乔治”的诱骗,带领先知穿越食人族领地找到地球上最后一个发射台向外星殖民地发出了求救信号。
在回程的路上牧羊人的村庄被食人族毁灭,女先知救了扎克里,扎克里最后和先知人一起离开了地球。
影片细节:蓝宝石
象征元素:贪婪与邪恶
正如第一篇章中我所主张的,故事S是《云图》的中心,影片中许多象征元素最后都归总在了故事S当中。
在故事A中,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黑心医生古斯,在看到律师亚当马甲上的蓝宝石纽扣时顿时心生贪欲。后来,古斯在用毒药把亚当毒害至昏迷后迫不及待得取下蓝宝石纽扣放入自己的口袋。
在故事B中,也是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旅馆门房,在看到作曲家身上穿的马甲后,同样贪婪的据为己有。
在故事S中,还是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牧羊人扎克里,开场便从地上拿起了蓝宝石放进自己的口袋,在S的几个场景中都出现了他和蓝宝石,后来扎克里把蓝宝石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最后,在扎克里与先知并肩与食人族作战的场景中,扎克里被食人族勒住脖子,险些断气,蓝宝石项链在这个时候断裂,救了扎克里一命,扎克里反身营救了女先知。
影片细节:牧羊人信仰星美
象征元素:人类的信仰
在S故事中,星美变成了山谷牧羊人的神灵。回归原始生活状态的牧羊人没有从星美身上继承反抗和觉醒的意志,而是开始了盲目崇拜。
千百年来,人类有过许多信仰。宗教、偶像、金钱,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在这个象征元素中,《云图》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人类应该信仰自己。
女先知在告诉扎克里星美只不过是一介凡人且渡过了苦难的一生时,扎克里受到“老乔治”的鼓动,说女先知亵渎了他的信仰,要求扎克里杀掉女先知。
在山谷村庄被食人魔屠杀后,扎克里在森林中被食人魔袭击,就在扎克里原先藏匿看着妹夫和侄儿死去的石头后面,女先知出现了,她用武器打死了食人魔。
尽管这个情景看上去导演安排的很刻意,但还是出现了关于信仰象征的答案,食人魔全部被击溃以后,女先知对扎克里感叹了一句:
而扎克里对着女先知说:
影片细节:彗星形状的疤痕
象征元素:因果轮回与反叛精神
在整个《云图》故事中,ABCDES六个主要人物身上出现的统一形状彗星疤痕是唯一贯穿全片的视角线索,只要大家认真看,很快就可以发现,影片中甚至还有台词为这个细节做了提醒。
首先,关于星美的彗星,有人说那是项圈的疤痕。我特地考证了一番,在影片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场景,是星美451去看和她一样的克隆人被处死,处死前取下项圈的镜头导演给了特写,那个克隆人就没有这个疤痕,所以星美的彗星是实锤,不得再议。∩_∩
ABCDE这五个故事中的彗星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出现的,而S故事中的扎克里不一样。按理来说扎克里是影片中第一个出现的人,可他的彗星在影片最后才出现,就在老年扎克里光秃的后脑勺上。
彗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如烟花一般灿烂而又孤寂,电影中的角色就像彗星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了绚烂的云图。
我们都知道彗星若干年就要回归一次,本身就象征着一种轮回。彗星的出现意味着主人公们打破陈规、追求自由的精神轮回,他们做出的决定各有不一,但本质却惊人的相似。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和第一个镜头几乎一模一样,镜头上摇对准了宇宙星云,但是和开头不一样,结尾处有一颗明显的彗星划过。
《云图》是一首人性交织的六重奏,在触及人类历史进程时,它采用了一种反进步史观。我们不禁自问,是什么样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亦或者是更糟糕?
当那首优秀的电影配乐《Cloud Atlas End Title》影片的终曲响起,由孤寂的钢琴独奏开始,犹如在宇宙形成之初的漫长黑夜等待。
回首浩瀚宇宙中我们人类的渺小历史,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它从来不就是一首由真善美构成的华彩乐章:
坚持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尼古拉·哥白尼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坚持人类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查尔斯·达尔文被时代唾弃、备受教会迫害;
坚持人人生而平等的马丁·路德·金被枪杀在汽车旅馆;
坚持废除种族隔离的纳尔逊·曼德拉在监狱中被剥夺自由27年;
也许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发现了地外文明时才会明白,不断的推翻自我与打破陈规是人类的种群特质,但至少在现在抬头仰望着漫天星斗,我们会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并不孤单。
《云图》的故事并不高深莫测,它就时常响彻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就在此时,就在此刻。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这部电影的争议非常大。喜欢的人觉得是一场成年人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和妥协,而不喜欢的人也是态度极其坚决的认为这是一部影响三观的电影。剧中的两个男性主角人到中年,有幸福家庭可爱女儿、不错的社会地位,却因酒后的冲动结伴踏上了寻找共同“前女友”的旅程。而女主也在同样以为人妻的情况下,和前来寻找她的两个男人展开了一场心灵到肉体上的交流与回忆。
虽然结局有节操的导演和编剧没有让女主和任意一位男士延续这段深埋在心中多年的感情,但是依旧没办法认同导演通过这种有违三观的方式让中年大叔在感情生活中得到成长的设计。电影的结尾虽然三个人各自都回到了生活的轨迹上,但是彼此的青葱岁月实在是他们人生旅程中亮眼的存在。
年轻的时候成贤娥饰演的女主宣花本来是宪俊的女友,两个人却因为一些事情彼此产生隔阂,最后没有信心将这份爱情继续坚持下去的宪俊选择去美国深造,以此来结束这段感情。宪俊离开后,宪俊的学弟文昊像宣花吐露了暗恋的心声,没多久,两人便走到了一起,虽然最终还是分手了,但是宣花却成了两个男人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七年后再次相逢的两个男士在某一晚把酒言欢后,借着酒劲诉说起了当年与宣花的在一起的美好与遗憾。于是两个人到中年有着幸福家庭,不错社会地位男子怀揣着激动与不安的心一起踏上了寻找宣花的旅程。
影片到这里虽然没有结束,但是已经有不少观众发现剧情正在向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虽然三角恋运用在影视题材上已经见怪不怪,但是像这样明目张胆“出轨”,还借梦想粉饰扭曲三观的情节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中年人的爱情就必须以这种设定展现给大众吗?
为了体现人性,达到导演要抒发的情感利益,剧中甚至让已婚的女主心安理得和两位男士共度了“浪漫”“亲密”的一夜。这样的成长方式未免有些过于戏剧化,但是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也恰恰就是它问题最多的地方,虽然观众在剧情上有很大的不理解,但是影片中从台词到角色动作的细节之处还是做得非常完善的。家庭中琐碎的事情,男人与女人间简单且真实的谈话模式,这些都是影片中平淡琐碎中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而且抛开三观的问题,剧中好多台词都给人一种平淡又极富诗意的气味,也算是影片中非常精彩的部分。
影片虽然多次出现让人怀疑人生的套路设计,但是三位演员的演技也算是可圈可点的。也许是因为我们年龄层次有限、没有达到一定的人生阅历,体会不到导演编剧的良苦用心。所以《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这部电影可以满足众口难调的电影市场,我却是不喜欢的。
标签: [db:tag]
相关文章